索引號:111423LL00100/2022-111499 | |
發文字號:興政辦發〔2022〕38號 | 發文時間:2022-11-04 |
發文機關: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主題詞: |
標題: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興縣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和 實施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 |
主題分類: | 發布日期:2022-11-04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興縣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1月3日
(此件公開發布)
興縣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為有序推進興縣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山西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意見》(晉發〔2019〕35號)和《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晉自然資發〔2021〕3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深化落實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對各鄉鎮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國土開發保護目標和約束性指標要求,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人為本、提升品質,統籌兼顧、協調聯動,科學編制、嚴格實施”的原則,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提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策略,為推動興縣全面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規劃原則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系統修復和治理生態環境,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整體保護文化、自然和景觀資源,建立綠色低碳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促進城鄉綠色發展。
筑牢底線、安全發展。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節約用地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筑牢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公共安全、能源安全等國土空間安全底線,完善國土安全基礎設施,增強空間韌性,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升國土空間承載力。
區域協調、融合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加強與周邊市縣互聯互通,加強新型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引導城鎮、產業與交通一體化布局,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整體布局;加強全域統籌,引導城鎮緊湊布局,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升國土空間發展力。
以人民為中心、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滿足高品質生活。
因地制宜、特色發展。立足資源稟賦、歷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突出地域特點,創新開發和保護方式,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營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魅力空間。
三、編制范圍
全縣15個鄉鎮,編制期限為2021-2035年。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范圍為鄉鎮級行政管轄區內全部土地。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包括鄉鎮域和鄉鎮政府駐地兩個層次,鄉鎮域層面重點突出國土空間格局、空間用途管制、居民點體系及各類設施的統籌安排等內容。鄉鎮政府駐地層面重點突出用地布局、住房建設、設施安排和特色風貌引導等內容,鄉鎮政府駐地在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指導下編制詳細規劃。力爭到2023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并同步完成數據庫和信息系統建設。
四、實施步驟
(一)前期準備階段
根據相關工作要求,成立興縣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工作計劃、落實工作經費、確定技術團隊等工作。預計20個工作日完成。
(二)調查研究階段
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為基礎,開展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社會經濟、產業發展趨勢、土地綜合整治潛力和生態保護修復等方面的調研工作,分析鄉鎮域內存在的問題與優勢,研判鄉鎮未來發展重點。預計30個工作日完成。
(三)規劃編制階段
提出統籌和科學推進的鄉鎮總體思路、國土空間總體開發與保護格局、目標任務、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支撐體系、重點項目、時序安排、政策措施等內容,形成興縣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文本及規劃說明;在統一空間規劃數據前提下,編制形成包括規劃成果圖、基礎分析圖、評價分析圖在內的規劃圖集,建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等工作。預計90個工作日于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
(四)征求意見階段
規劃初步成果征求相關領域專家、相關部門的意見,并將修改完善后形成規劃的送審成果。預計50個工作日完成。
(五)規劃報批階段
將規劃成果上報縣人民政府,并按照規定程序報批。預計60個工作日。
五、工作內容
(一)現狀基礎分析
依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形成統一底圖底數。以上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基礎,結合市、縣雙評價、專題研究有關結論,總結鄉鎮現行空間類規劃的實施成效和存在問題。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方法,客觀分析鄉鎮資源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現狀情況、變化趨勢、結構布局、空間績效,總結特點和問題,提出規劃編制的重點內容。
(二)發展目標
總體定位。落實上位規劃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考慮鄉鎮區位交通、自然資源、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條件因素,結合鄉鎮自身特色、發展條件以及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明確鄉鎮總體定位和目標。
發展目標。根據鄉鎮總體定位,綜合考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整治的現狀和任務,提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社會經濟、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城鄉品質、整治修復等五個方面的規劃目標和具體管控指標,形成可統計、可考核、可監督的規劃指標體系。指標分為約束性和預期性兩類。
(三)鄉鎮國土空間總體布局
總體格局。按照發展目標,落實生態、農業、歷史文化等重要保護區域和廊道,合理安排城鎮、產業開發軸帶和重要節點、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因地制宜確定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治理總體格局,構建多規合一、協調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
國土生態安全格局。落實上位規劃對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范圍和保護要求,以自然保護地和重要山體林地、河流水系、灘涂濕地等為重點,發揮農田生態基質功能,系統保護山水林田湖草資源。
國土空間開發利用布局。與人口轉移趨勢相適應,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一致統籌安排城鎮生產、生活空間,合理優化鄉鎮產業布局和城鎮功能結構,建立集群集聚、高質高效的現代產業布局體系和規模合理、和諧宜居的鎮村體系,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
統籌劃定落實三區三線。落實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控制線,形成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底線“一張圖”。建立健全控制線管控機制,嚴格管控措施,提出約束內容和管控規則。
(四)鄉鎮國土空間開發利用
用地分類和規劃單元。按照《山西省國土空間規劃用地、用海、用島分類標準》,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規劃分區,鄉鎮國土空間規劃予以具體落實。
產業發展。各鄉鎮應在梳理產業發展現狀情況、調查村民發展意愿的基礎上,結合上位規劃要求,提出產業培育的方向和類型,突出產業特色,依托鄉村地區綠水青山、田園風光、民俗文化等資源,把農民致富增收、生態保護與利用、歷史文化傳承等方面有機結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鎮產業用地應當根據不同的區位條件、產業特色等,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布局方式,鼓勵優先利用存量產業用地。
道路交通。落實上位規劃公路、鐵路等重要交通設施布局和廊道控制要求,提出鎮域交通發展目標,完善鎮域道路網布局,明確主次干路等級、走向、紅線寬度等要求;提出對公交站場、停車場等的政策指引和規劃要求。
市政工程。落實重要市政基礎設施廊道和重大鄰避設施控制要求,確定各類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目標,預測城鄉供水、排水、供電、燃氣、供熱、垃圾處理、通信需求總量,確定各類設施建設標準、規模和重大設施布局。
公共服務。統籌鎮域鄉村公共服務設施資源配置,合理布局行政辦公、社會綜合治理、教育、醫療、文化、養老、體育、社會福利、殯葬、公廁等公共服務設施,建立城鄉社區生活圈體系,全面推進社區服務全覆蓋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綜合防災。制定鎮域防洪、抗旱、消防、抗震、地質災害、森林防火和病蟲害等的規劃防治措施,合理布局防災減災設施和避難場所。
設計導引。結合山水林田湖草整體形態格局和地方文化特色,確定風貌特色定位與總體要求。提出公共空間體系構建原則、重要生態及景觀廊道布局和控制要求、確定特色風貌保護和建設的重點區域,提出高度、風貌等空間形態控制要求;對重點地區進行設計引導。
地下空間。按照安全、高效、適度的原則,統籌地上地下空間利用,提出鄉鎮駐地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的目標、原則和建設重點,明確需要重點開發控制的地區和管控要求。
村莊規劃。立足城鄉空間統籌發展,將鎮域村莊分為集聚提升類(包括集聚發展類和存續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和其他類,提出對現狀村莊保留、保護或撤并的規劃導向,劃定保留村莊的村莊集中建設區,規劃撤并村莊安置用地,對合并村莊集中建設區做好發展引導。
彈性發展區。可根據發展需求,合理確定一定規模的彈性發展區,暫不明確規劃用地性質,適應城鎮發展的不確定性,引導集體建設用地騰退減量后的集中布局和集約利用。原則上彈性發展區不超過本鄉鎮城鄉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的 5%。彈性發展區可以安排在鄉鎮駐地內,也可在鄉鎮駐地外,但應盡量靠近鄉鎮駐地,彈性發展區不得占用生態保護區和永久基本農田。
(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和文化要素管理,協調自然資源、住建、水利、農業農村、文化旅游等部門的要素管理邊界,明確規劃導向,提出規劃要點,形成互為依托、良性循環的自然文化關系。
山體。結合自然地形劃定山體本體范圍及保護范圍,明確礦山修復的地區范圍,提出相應管控要求。
水資源。提高水資源保障能力,優化河湖水系格局,統籌河湖岸線及周邊土地保護利用。嚴格落實水源地保護區范圍、河湖藍線和濕地保護線,明確具體管控要求。
森林資源。明確森林資源總量和森林覆蓋率控制目標,嚴格劃定生態公益林、商品林等基本林地集中保護區,完善林地用途管制,強化林地利用監督管理。
耕地資源。落實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等控制目標和任務要求,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范圍,確定永久基本農田優化調整的規模、范圍。確定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整治項目,提高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質量。提出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利用時序,制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耕地占補平衡的實施措施。
礦產資源。落實上級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合法礦業權范圍和管控要求。
文化遺存。明確保護與傳承的重點地區,對具有較高利用價值的自然景觀、人文風貌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區域,明確范圍邊界,提出空間保護引導方向和具體措施。
(六)全域土地整治和生態修復
落實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關于國土整治和生態保護修復的管控要求以及準入退出和轉換規則。
綜合考慮國土整治潛力、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農民意愿及資金保障水平等因素,制定國土整治方案,確定農村國土整治的類型、規模和范圍,安排國土整治項目。
農用地整治。適應發展現代農業和適度規模經營的需要,統籌推進低效林草地和園地整理、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現有耕地提質改造等,傳承傳統農耕文化,增加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改善農田生態。
建設用地整理。按照城鄉統籌發展要求,規范開展農村建設用地整理,統籌農民住宅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建設用地,有序開展農村宅基地、工礦廢棄地以及其他低效閑置建設用地整理,優化農村建設用地布局結構,提升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效益和集約化水平,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融合發展用地。
生態系統修復。針對鄉鎮全域自然生態存在的主要問題,明確生態修復的重點任務、具體措施和時限要求,系統開展山體修復、水體治理和修復。修復利用廢棄地,恢復和重建當地自然和土地利用生態景觀,荒地、鹽堿地、沙地等地塊,應結合流域水土治理、農村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灘涂及岸線資源保護等,因地制宜確定其用途。大力推進新損毀土地及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復墾,綜合運用多種適宜技術改良土壤,提高復墾土地的綜合生產能力,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產業布局。
整體實施鄉村生態保護修復,確定重要的生態廊道體系和生態功能分區,明確生態保護區內的重點管控區域。
(七)規劃實施
完善規劃體系。提出完善規劃編制體系、政策法規體系、技術標準體系、實施監督體系的要求,提出規劃實施動態監測、評估、預警、考核機制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數據庫匯入上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
制定近期行動計劃。圍繞總體定位和目標,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綜合考慮現有基礎、宏觀調控政策和城鄉發展需求態勢,對近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做出統籌安排,提出近期實施目標和重點任務,建立近期項目庫,明確近期約束性指標、管控邊界和管控要求。
完善政策工具。圍繞規劃目標,立足提高國土空間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水平,綜合運用各類增減掛鉤、增存掛鉤等政策工具,推動規劃實施。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僅作為本次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工作推進機制,由縣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未盡事宜,由各成員單位提交至領導小組辦公室,由領導小組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參照省、市相關規定逐一研究解決。
附件:興縣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工作領
導小組
附件
興縣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
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梁文壯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
副組長:馬興勇縣政府副縣長
成 員:
劉 偉 縣政府辦公室主任
賈廣田 縣自然資源局局長
張建平 縣財政局局長
張建兵????????縣發改局局長
趙雪鴻????????縣工信局局長
王志輝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王慧平????????縣住建局局長
薛建偉 縣交通局局長
王和平????????縣林業局局長
范興森 縣水利局局長
張 欣 縣教科局局長
康連平 縣民政局局長
薛探平 縣審計局局長
溫永明 縣能源局局長
王亞榮 ??????縣衛體局局長
孫利軍????????縣文旅局局長
王憨迎????????市生態環境保護局興縣分局局長
王建珍????????縣行政審批局局長
李志鴻 縣鄉村振興局局長
各鄉(鎮)鄉(鎮)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自然資源局,辦公室主任由賈廣田同志兼任。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縣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工作的統籌協調、督促落實、經費和人員保障等工作。
【圖解】興縣自然資源局關于印發興縣鄉 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讀